学术诚信与学风建设的多维思考

2019/10/15 13:52:05 阅读(679)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既是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性要求,也是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必要条件,更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科学研究者既然以学术研究为使命,就应尊重学术研究之神圣,以作为人类求知的代视人和代言人为己任,探析有知与未知边界,推进人类理智极限,将个体有限生命奉献给人类无限事业;并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履行学者职责,遵守学术道德,保持诚信品格。

  第一,以民风建设烘托学风建设。民风是学风的基础,学风是民风的导向。今天的科学诚信与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思想道德的一些领域却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似乎与经济发展呈现为一种反差线甚至逆行线。

  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市场经济全面拓展,社会走向了全面世俗化。市场经济对于中国社会的冲击超过了20世纪、甚至是两千年来中国社会所受到的任何冲击,并相应地带来严峻的社会思想道德问题。

  从经济方面来看,这种冲击是有必要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走向富强。从思想道德方面来看,这种冲击也是严峻和深刻的,亟待建立一个既能与之相应又能引领其方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体系。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先行,道德建设相对滞后,呈梯度发展态势。在这种背景下,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会逐渐凸显。随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逐渐站起来,世界对我们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自我感觉也在发生变化,而精神上能够确保自信的东西却相对短缺。因此,今天的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要纳入社会建设大格局中来统一部署,以学风建设引领和提升民风建设,以民风建设烘托和推动学风建设。

  第二,以党风建设引领学风建设。党风是学风的核心,学风是党风的屏障。执政党的党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领导的事业所具有的社会魅力,也决定着它对人们在精神上的感召程度和人们参与投入的程度。学风和文风其实是党风的一种延续和扩展。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执政近70年,尤其领导改革开放40年来,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现在看来,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执政考验。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使党风受到严重伤害,也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政治领域的不诚信是学术领域的不诚信的根源。因此,学风建设要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来加以考虑。

  第三,以校风建设支撑学风建设。校风是学风的体现,学风是校风的内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社会市场化和世俗化的进程中,教育也难以独善其身,逐步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学风与教风问题是随着校风的逐渐败坏而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的。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大学精神,倡导“为真理的理性精神”和“为自由的实践精神”,既是教师和科研人员面临的使命,也是大学管理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第四,以人格修炼推进学风建设。学人是学问的主体,学风是人格的外化。科研诚信需要严格规范的制度,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更需要健康的和卓越的科学家人格作为内在根据。一方面,科学家生活和活动于现实社会之中,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必然会对他们造成深刻冲击,社情、党情和校情的变化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尤其是他们的理想与信念,民风建设、党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必须落到学人的人格和人性上面。另一方面,学人作为社会高端精神生活的主体,又对社会价值的科学合理构建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应当成为社会的精神楷模与学术标杆。科学家应当是科学精神的人格化,科学及其功能的人文社会特性又要求科学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格。科学家应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及有机结合中形成崇高的人格品质,追求卓越的人生境界。学术诚信是学人的底线,以此为基础,方有可能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创造出属于个体也属于社会以至人类的辉煌。(欧阳康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

 

政策指导 :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鲁ICP备18025740号-1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400 003 9616

网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