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信用动态
信用动态
信息发布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联合惩戒
失信社团组织公示
失信企业单位
公告警示
场景应用
人力资源场景应用
行政诚信场景应用
市政诚信场景应用
商业交易场景应用
品牌推广
公益场景应用
企业自发公益活动报道
公益机构爱心企业
信用服务
信用查询
个人信用报告查询
企业信用查询
信用AAA评级认定查询
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的定义
信用评级的机构
信用评级的流程
信用评级的意义
信用评级在线申请
信用修复
在线申请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免费咨询
信用融资
信用培训
信用律师执业培训
信用管理师资格证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培训
企业信用修复培训
信用法学
信用研究
信用法学研究
个人征信研究
信用明星
信用联盟
网站首页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联合惩戒
失信社团组织公示
失信企业单位
公告警示
央行:推动出台《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保护个人数据和信息主体权益
2021/8/5 10:58:13
阅读(587)
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人民银行系统各项工作,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金融立法、服务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下半年将继续做好金融服务和管理,
推动出台《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加强个人数据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会议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筹指导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守正创新,扎实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加强人民银行系统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为经济稳定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合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让利实体企业成效巩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优化。全面衔接乡村振兴,保持金融帮扶政策和力度总体稳定。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
二是绿色金融体系加快发展。
按照发展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基本框架的总体思路,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各项工作并取得进展。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发布了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银行间市场推出碳中和债券,建立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激励相容的评价机制,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
三是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项工作。
包商银行依法破产。9家“明天系”金融机构清产核资全部完成。辽宁省城商行改革取得进展。部分大型民企债务违约风险得到有序处置。
国务院金融委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问责办法、债券市场“逃废债”等重大违法违规事件通报制度落地。
四是宏观审慎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工作稳步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完成公开征求意见,研究拟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台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五是有效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主动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深入参与全球经济和气候治理。积极参与多边危机防范救助。继续落实G20缓债倡议,稳妥应对低收入国家债务问题。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开放,全面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工作,系统梳理金融服务负面清单。
六是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
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外汇重点领域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发布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白皮书,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稳妥推进。
七是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规范发展,严厉打击虚拟货币非法活动。
会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决策部署,约谈从事金融业务的头部平台企业,督促其全面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要求,深入开展自查和整改。
八是金融立法、服务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一批重大立法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反洗钱法(修订草案)》等广泛征求意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全面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证照分离”改革覆盖全国。“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综合应用取得积极成效。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深入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人民银行内部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要求,2021年下半年,人民银行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增强前瞻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公正监管,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增长,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确保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把握好政策实施的节奏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统筹推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帮扶工作。
二是整体协同、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扎实推进碳排放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评价。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加强对绿色金融重点问题调查研究。
三是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密切监测、排查重点领域风险点。落实重大金融风险问责、金融风险通报等制度。强化地方党政风险处置属地责任。推动做好重点省份高风险机构数量压降工作。
四是持续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适时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分步开展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评估机制并开展年度评估。
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推进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
五是进一步有序推进金融开放。持续抓好金融业对外开放承诺落实,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推动形成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更高水平金融开放。统筹协调做好全国性开放、自贸试验区开放和通过自贸协定做出的双边或区域性开放工作。继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六是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对外货币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大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更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参与试点。推进外债登记管理改革,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管理政策。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
七是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对照监管要求全面整改,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同类业务同类机构一视同仁,确保按时保质落实整改,保持业务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保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质量不下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八是继续做好金融服务和管理。推进金融业重要立法。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做好金融业综合统计各项工作。积极推动支付服务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做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落实好北京冬奥会各项金融服务工作任务。深入整治拒收现金。加快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出台《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加强个人数据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完善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严厉打击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上一条:
全文!市场监管信用修复管理办法
下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
政策指导 :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鲁ICP备18025740号-1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400 003 9616
网站介绍